埋设较复杂的电缆故障探测案例(三十一)
时间: 2022-09-12 22:32
浏览次数:
该电缆线路一端是变电站,另一端是杆塔,在杆塔处因电缆很多,而且不是一次敷设的,使电缆多次被破坏。这些电缆曾经在此地发生过多次故障。
一、故障线路情况描述及故障性质诊断
线路名址:淄川盛火电厂 电压等级:10kV
绝缘类型:XLPE绝缘 电缆全长:224m
电缆敷设情况如图31-1所示,该电缆线路一端是变电站,另一端是杆塔,在杆塔处因电缆很多,而且不是一次敷设的,使电缆多次被破坏。这些电缆曾经在此地发生过多次故障。
图31-1电缆敷设示意图
此电缆为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,电缆中无金属护层。电缆线路在运行时发生了接地并短路故障,把电缆孤立后,用兆欧表测试电缆的绝缘为:A、C相对地为0,B相对地∞;用万用表测试A、C相对地电为2M,AC相间为20k,诊断该电缆发生了多相高阻接地故障。
二、电缆故障测试仪器
三、电缆故障测距与定位过程
分析电缆的绝缘情况后发现,这个故障不太好理解。电缆本身是单芯电缆,相间电阻不应小于相地电阻,唯一合理的解释是:电缆A、C相在故障点处压在了一起,故障点处电缆线芯外的铜屏蔽被烧了一个洞,使A、C相间形成了放电通道。
在变电站,首先通过B相对铜屏蔽,用低压脉冲法测得电缆的全长为224.4m,如图31-2所示。
图31-2电缆全长波形
然后用高压信号发生器向A相和铜屏蔽之间施加高压脉冲,用脉冲电流法测试。测试中发现:所得到的脉冲电流很乱,很难理解。于是把高压脉冲换到了 A、C两相之间,把C相近端和工作地连接,测得如图31-3所示脉冲电流波形,故障距离为176.8m。
图31-3脉冲电流测电缆故障波形
据工作人员介绍,电缆在杆塔处预留很多,176m应该在杆塔的预留圈内。于是把高压信号发生器调至周期放电后,携带GDBN-D30到杆塔附近寻找故障点,挪动探头后,最后把声磁时间差为22x0.2ms的地方定为故障点的位置,此处声磁时间差最小。
根据经验,在土质比较结实的情况下,这个22x0.2ms的声磁时间差有点大,电缆埋设可能比较深或地下发生了其他情况。果然,在开挖后,发现1m深处有一电缆,和故障电缆的材质、线径一切情况相同,但电缆上却没有开放性的故障点,用耳朵也不能直接听到放电声,这和开始时的分析有出入。不过如果把探头放到电缆上,用耳机能清楚地听到放电声,这种现象使现场人员认为,故障点离此不远,应该继续向两边挖。当向两边各挖2m后,没有找到故障点。这时,测试组重新分析后确定,这条电缆不是故障电缆,故障电缆应该在这条电缆的正下方,位置应该在刚开始挖的地方。于是重新开挖,果然在正下方找到了故障电缆,并发现了故障点,故障点的情况和刚开始的分析相同。重新制做接头后恢复供电。但由于走了弯路,增加了5h的挖掘时间。
测试体会: